從支付寶與天貓說起




 在不久前的支付寶9週年大會上,天貓和支付寶兩位總裁“打賭”:今年的“雙十一”網購狂歡節,不知是淘寶系統會被衝垮還是支付寶的系統難逃“劫難”?他們的真實意思是,每年的這一天,大幅集中的客流可能對各自運營體系形成挑戰,雙方都應做好充分的技術準備。

  其實,他們的言外之意還包含對商業銀行網銀的擔憂。據介紹,國內外100多家銀行都與支付寶的後臺網路系統有所聯接,在消費者購物支付請求瞬間爆發的情況下,無疑是對銀行系統的一個間接考驗。

  一個朋友在去年“雙十一”淘寶購物時,付款足足花了半個小時,她的購物樂趣也因此受損。後來筆者了解到,問題並非出在支付寶身上,而是各大銀行的網關無法應付。這也是阿里巴巴旗下天貓事業群,如此希望消費者提前充值至支付寶,而不是臨時通過銀行卡去支付的原因之一。

  舉一個例子來說,居民繳納水電費、信用卡還款等業務,在支付寶一天內所處理的交易量,大致相當於線下20000個銀行窗口的工作量。而從今年截至目前的數據來看,整個網路支付總交易的增速已超越100%。

  會上支付寶一位負責人坦言,2010年“雙十一”時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卡死了,去年還有兩家國有銀行出了問題。到了今年,大家都在拭目以待,但他本人仍不樂觀。據介紹,經過9年發展,支付寶已具備支撐每天1億筆交易的技術能力,在去年“雙十一”的時候,第一分鐘的交易量就達到11萬筆之多。

  據統計,支付寶註冊用戶已超過7.5億,每日交易金額超過45億元,交易筆數超過1800萬筆。這些交易如果都通過櫃檯來操作,大約需要70萬個銀行櫃檯或者10萬家銀行網點,但支付寶只需要3600名員工就可以搞定。

  還有一個“禁忌”話題,就是銀行與支付寶間的關係,到底是合作多一些還是競爭多一些?筆者認為,在相關政策沒有放開之前,合作永遠多於競爭。形象地說,淘寶、天貓是商場,支付寶就是收銀臺,而不是銀行。你在這裡只能支付,提現還必須得去銀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